设置
语言设置
主题设置
URL 编码/解码
用于处理网址中特殊字符的 URL 编码/解码工具
🚀 快速开始
- 在上方文本框输入要处理的内容(网址、文本、中文等)
- 点击“编码”或“解码”按钮切换处理模式
- 点击按钮后开始转换,结果显示在同一文本框
- 使用下方复制按钮快速复制
📌 常见使用场景
- API 参数:编码查询参数与请求体,确保特殊字符正确传输
- 表单提交:处理 GET/POST 数据,支持中文与特殊符号
- 分享链接:生成包含中文/特殊字符的 URL,避免乱码
- 搜索关键词:编码搜索词,特别是包含 & = # ? 等符号时
🧭 使用建议
- 避免重复编码:检查内容是否已含 %XX 格式,防止二次编码
- 部分编码:仅编码参数值(如 ?key=编码内容),保留 URL 结构
- 调试分析:解码网络请求中的参数,快速定位问题
- 保留字符:: / ? # [ ] @ ! $ & ' ( ) * + , ; = 在 URL 中有特殊含义,作为数据使用时一般需要编码(视上下文而定,尤其是 : / ? # & = + 等)
- 字符编码:非 ASCII 字符按 UTF-8 编码为 1-4 字节,每字节表示为 %HH
⚠️ 限制与兼容性
- URL 编码 ≠ 加密:仅为可逆的格式改写,不能保护敏感信息
- URL 长度:建议总长度 <2048 字符(不同浏览器/服务器限制不同)
- 空格差异:查询字符串中空格可表示为 +(表单编码)或 %20(通用),本工具默认 %20
- 超长文本:可能导致浏览器失去响应或崩溃,建议分段处理
🔒 隐私与安全
- 所有处理均在您的浏览器内完成,数据不会离开您的设备
- 敏感信息(密码、密钥、Token)应使用加密而非编码
❓ 常见问题
什么是 URL?为什么要“编码”?
URL(统一资源定位符)是 Web 的“地址系统”,由万维网之父蒂姆·伯纳斯-李在 1990 年代设计,用来标识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。它由可读的文本组成,包含协议、主机名、路径、查询参数和片段等结构。 因为 URL 中有些符号(例如 ?、&、#、=、/)被用作分隔符,而实际数据里也可能出现这些字符,所以必须“转义”处理。同时,为了支持空格、中文和 emoji 等非 ASCII 字符,URL 会把它们按 UTF-8 分解为字节,再以 %HH 的形式表示(例如空格写成 %20,参数值中的 / 写成 %2F)。 在网页表单中,沿用旧的 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 规则,空格也可以写成 +。不过,非表单场景下依然推荐使用 %20。 简而言之,URL 编码只是为了让链接在网络上传输时保持稳定与可解析,并不具备加密或隐藏数据的能力。
编码能保护敏感信息吗?
不能。编码是可逆的格式转换,任何人都能解码。密码、API Key 等敏感信息必须加密(如 AES、RSA)
为什么空格有时是 + 有时是 %20?
表单提交(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)中用 +,通用场景(RFC 3986)用 %20。本工具默认 %20 兼容性更好;如需 +,请在表单语境下使用或手动替换
如何判断内容是否已编码?
已编码内容包含 %XX 格式(% 后跟两位十六进制数字,如 %E4%BD%A0)。看到大量此类序列即已编码,避免重复编码
为什么非 ASCII 字符必须编码?
URL 标准仅支持 ASCII。非 ASCII(如重音字母、emoji)需使用百分号编码(将 UTF‑8 字节写成 %HH)才能安全传输
斜杠 / 要编码吗?
取决于位置:作为路径分隔符时不编码(如 /api/users),作为参数值时需编码为 %2F(如 ?path=%2Fhome%2Fuser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