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戳記轉換

在時間戳記與可讀日期之間轉換,支援時區

使用說明

🚀 快速開始

  • 選擇方向:時間戳記→日期 或 日期→時間戳記
  • 輸入:10 位=秒,13 位=毫秒;或輸入「2024-01-01 12:00:00」/ISO(如 2024-01-01T12:00:00Z)
  • 選擇單位與時區:秒/毫秒;本地/UTC/主要城市
  • 複製結果:提供多種常用格式,一鍵複製

📌 常見使用情境

  • 日誌追溯:將後端日誌中的時間戳記快速轉換為年月日時分秒,定位故障時間線
  • 權杖/工作階段到期:核對 JWT exp/iat、簽發時間,驗證有效期
  • 資料庫匯入/匯出:在 SQL/CSV 中互轉時間戳記與日期欄位
  • 前端顯示:後端統一傳遞(秒/毫秒)時間戳記,前端依使用者時區格式化
  • 跨時區排查:切換城市時區觀察本地時間差異(含夏令時間)
  • 排程/工作調度:確認觸發時間是否與預期一致(UTC 與本地)
  • 介面聯調:驗證請求/回應中的時間參數單位(秒/毫秒)與格式
  • 稽核/合規留痕:ISO 與時間戳記互轉,方便人工審閱

🎛️ 單位、時區與格式參數

  • 支援格式:ISO 8601、RFC 2822、YYYY‑MM‑DD HH:mm:ss、YYYY/MM/DD HH:mm:ss、HTTP/SQL 等
  • 自訂格式:支援常見模板(如 YYYY‑MM‑DD HH:mm:ss.SSS)
  • 自動判斷:10 位為秒、13 位為毫秒
  • 時區:可選城市時區,自動處理夏令時間(DST),顯示 UTC 位移

🧭 使用建議

  • 儲存用 UTC,顯示依使用者時區,避免重複轉換
  • 日誌/API 偵錯:追蹤時間線、驗證 token 逾期(exp)、檢查時間參數
  • 時間差:若需計算兩時間點差值,建議匯出結果後於外部計算
  • 即時顯示:頁首顯示目前時間與時間戳記(毫秒動態更新)

⚠️ 限制與相容性

  • 精度:JavaScript Date 僅到毫秒;微秒/奈秒請用專門函式庫或字串表示
  • 閏秒:不單獨呈現;多數系統會透明校準至 UTC
  • 2038:32 位 Unix 時間將於 2038‑01‑19 03:14:07(UTC)溢位,建議使用 64 位時間戳記
  • 輸入規則:不合法或歧義輸入會提示

🔒 隱私與安全

  • 所有處理皆在您的瀏覽器內完成,資料不會離開您的裝置

❓ 常見問題

10 與 13 位代表什麼?

10 位為秒級時間戳記、13 位為毫秒級。其他長度將依規則檢核

為何切換時區後顯示的時間會改變?

同一絕對時刻在不同時區會呈現不同在地時間(含夏令時間)

為何 ISO 與本地顯示不同?

ISO 是標準化格式;本地顯示受語系/時區影響,屬於不同視圖

解析失敗如何排查?

優先使用 ISO;檢查空白/全形符號/時區位移;必要時指定自訂格式

時間戳轉換器 - Unix/紀元時間轉日期,時區支援 - CrateX.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