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定
語言設定
主題設定
URL 編碼/解碼
用於處理網址中特殊字元的 URL 編碼/解碼工具
🚀 快速開始
- 在上方輸入內容(URL、文字、CJK 等)
- 點擊「編碼」或「解碼」切換模式
- 點擊按鈕開始轉換,結果顯示於同一文字框
- 使用下方複製按鈕快速複製
📌 常見使用情境
- API 參數:編碼查詢參數與請求本文,確保特殊字元正確傳輸
- 表單提交:處理 GET/POST 資料,支援 CJK 與特殊符號
- 分享連結:產生含 CJK/特殊字元的 URL,避免亂碼
- 搜尋關鍵字:含有 & = # ? 等符號時請編碼
🧭 使用建議
- 避免重複編碼:檢查是否已有 %XX 序列
- 部分編碼:僅編碼參數值(如 ?key=encoded),保留 URL 結構
- 除錯:解碼網路請求中的參數以快速定位問題
- 保留字元:: / ? # [ ] @ ! $ & ' ( ) * + , ; = 具有特殊含義,作為資料使用時通常需編碼(視情境而定,尤其是 : / ? # & = +)
- 字元編碼:非 ASCII 以 UTF‑8 的 1–4 位元組表示,每位元組以 %HH 標記
⚠️ 限制與相容性
- URL 編碼 ≠ 加密:僅為可逆的格式改寫,無法保護敏感資訊
- URL 長度:建議總長度 < 2048 字元(不同瀏覽器/伺服器限制不同)
- 空白差異:查詢字串中的空白可為 +(表單編碼)或 %20(通用),本工具預設 %20
- 超長文字:可能導致瀏覽器無回應或當機,建議分段處理
🔒 隱私與安全
- 所有處理均在您的瀏覽器內完成,資料不會離開您的裝置
- 敏感資訊(密碼、金鑰、Token)應使用加密而非編碼
❓ 常見問題
什麼是 URL?為什麼要「編碼」?
URL(Uniform Resource Locator,統一資源定位符)由蒂姆·伯納斯‑李在 1990 年代為 Web 引入,用可讀文字描述通訊協定/主機/路徑/查詢/片段等結構。 為避免資料字元被誤當分隔符(如 ?、&、#、=、/),並處理空白、中文、emoji 等非 ASCII,URL 會將這些字元按 UTF‑8 拆成位元組並改寫為 %HH 的百分比編碼(例:空白→%20,參數值中的 /→%2F)。 表單情境(application/x‑www‑form‑urlencoded)可用「+」表示空白;非表單仍建議 %20。 URL 編碼是可逆的格式改寫,用於讓連結穩定可用,並不提供加密或保密能力。
編碼能保護敏感資訊嗎?
不能。編碼是可逆的格式轉換。密碼、API Key 等必須加密
為何空白有時是 + 有時是 %20?
表單(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)使用 +,通用場景(RFC 3986)使用 %20。本工具預設 %20 以提升相容性;若需 +,請在表單情境下使用或手動替換
如何判斷內容是否已編碼?
已編碼內容包含 %XX 序列(% 後接兩位十六進位數,如 %E4%BD%A0)。若大量出現表示已編碼,請避免再次編碼
為何非 ASCII 字元必須編碼?
URL 標準僅允許 ASCII。非 ASCII(如重音字母、emoji)需以百分比編碼(UTF‑8 位元組以 %HH 表示)才能安全傳輸
斜線 / 需要編碼嗎?
視位置而定:作為路徑分隔符不需編碼(如 /api/users),作為參數值時需編碼為 %2F(如 ?path=%2Fhome%2Fuser)